Windows 11 体验心得
官方预览版终于在前几日正式向Dev通道推送了。结合最近几日的使用,总结了一部分使用心得。
1. 控制面板,尚能饭否?
作为Windows老用户,资深Dev通道选手,升级Windows 11 副本之后的第一件事情,不是点击“开始”,而是:展开键盘—— Win+R —— 输入 “control panel” —— 回车。果不其然,流水的Windows,铁打的控制面板。
2. 全新的“开始”。
这次Windows 11 ,和Windows 8、8.1、10在这个问题上算是同样的思路:要想富,先改“开始”。也许微软认为,全新的“开始”,全新的“开始”(当然,玩笑话而已)。
全新Windows 11最初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大的部分,就是全新的“开始”。这应该是继Windows 8 彻底干掉“开始”按钮后第二激进的改刀——寓居屏幕左下角数十年的开始按钮这次来到了任务栏中心区域,某字母M开头的系统直呼内行。
经过几天的使用,开始按钮的搬家,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外,并没有给我带来使用体验上的升级,反而略有倒退——如果你使用的是较大尺寸的Windows平板设备(例如我的Surface Pro X),那么你一定不会喜欢这个居中的开始按钮——居中设计的开始按钮远不如左下角容易按到。
至于新按钮的图标风格,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,同时与壁纸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关系——在某些情况下,Windows 10世代的纯色图标更加讨喜一些。
聊完新的开始按钮,继续关注开始菜单。
首先,磁贴移除,这是非常影响使用效率的变动——磁贴可以充分展示部分app的信息,这是目前新开始中区区图标永远做不到的。当然,未来微软如果开放了widget部分的权限,那么widget将是很好的磁贴替代品。
其次,就是不明所以的“suggest”,我本人对这个区域的存在意义表示怀疑。占据了新开始菜单1/2的位置,然而却几乎毫无用处。建议微软再思考一下这个区域的功能定位。(纯个人理解,因人而异,没必要因为这个杠)
再来就是全部应用(app)部分。和前代无异,包括一些老毛病,比如:英语系统下,中文app名称仍会被归纳为other。此外,在现阶段,英语系统下的“other”显示不全,显示为“her”。
3. 回炉重造的通知中心。
通知中心在Windows 11中得到了彻底的重置与拆分。
日历展开与通知进行了整合,形成了新的通知中心。
而WiFi、移动数据、蓝牙设备的快捷操作按钮与音量、网络、电池图标整合,形成了一个新的“操作中心”。
设计上看起来更加现代,使用中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便——除了调节电源模式变得更复杂之外。
4. 毁誉参半的新状态栏。
新的状态栏,除了目前人人皆知的闪烁Bug外,有三处新变化:
(1) 任务栏只能放置在屏幕下方,不允许放置在屏幕的上、左、右侧。
(2) 图标不可以展开,默认为合并图标状态。而应用启动的状态标示进行了重新设计,变得更加易读(相比Windows 10底部不是十分明显的色条)。
(3) 状态栏右击,无法调用任务管理器了。
说是“毁誉参半”,上文都是“毁”,那么新的任务栏就没有优点了吗?并不是。新的任务栏…对不起我编不出来了。[受虐滑稽]
5. 更新了1/5的资源管理器。
主要也就是更新了一个顶栏区域(将近1/5)。至于图标,老Dev用户告诉你,Windows 10 阶段的Dev通道就已经更新这些图标了。
6. 其他的内容。
(1) 桌面右击刷新变得繁琐了——快捷键F5了解一下?
(2) 新的音效——主观感想,这套方案是近几年最舒服的Windows声音方案。
(3) 新的锁屏UI——我比较怀念Windows 10 的设计。
(4) 系统动画——适当的增加系统动画的确会增加使用的舒适度,只是希望微软能够优化一些动画的流畅度。
(5) 目前小部件虽然可用性很高,但目前还有一个问题——小部件不与本地应用联动。即使你的计算机安装有Windows地图,MSN天气、Microsoft to do,但当你点击对应小部件的时候,还是会转向至网页。这个逻辑希望能早点改改…
写在最后:还有几个功能没有列举,比如:新应用商店,Widget等,总之感觉Windows11真的比Windows10强太多
上网冲浪图一乐,别太认真和我杠。小生才浅见识短,只会高呼“您正确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 LzxBlog 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